相关习题
 0  15799  15807  15813  15817  15823  15825  15829  15835  15837  15843  15849  15853  15855  15859  15865  15867  15873  15877  15879  15883  15885  15889  15891  15893  15894  15895  15897  15898  15899  15901  15903  15907  15909  15913  15915  15919  15925  15927  15933  15937  15939  15943  15949  15955  15957  15963  15967  15969  15975  15979  15985  15993  150026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1920年印度传教士辛格来到勾达姆里村.他在一个巨大的白蚁穴附近,发现狼群中有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据辛格讲,这两个孩子刚回到人类社会之处,象狼一样舔食东西,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她们那目光锐利刺人的眼睛,黑暗中能象狼似的闪闪发光;再热也不淌汗,而是象狗般地张大嘴巴喘气,借以散热降温;不管主人给她们穿上什么衣服,都被撕个粉碎,她们不会说人话,仅在夜阑人静后,不时发出阵阵长嗥.1955年,法国学者、巴黎人种博物馆馆长、人种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安里?瓦罗曾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动物抚养人孩的若干有趣事件.学者们的看法是:在兽穴里发现的孩子年龄一般在2-10岁之间,他们不会说话,不能直立行走,也不会哭和笑.但他们会象野兽一样,龇牙和凶狠地嚎叫.他们不吃熟食,惧人和避人.很多“野孩”后来都被送到孤儿院或医院去教养,但很遗憾,教养的结果不佳.狼孩和熊孩若干年后,才勉强学会直立,用手吃食和懂某些词语.
(1)请谈谈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这对你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有什么启示?
(2)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下列动物行为中哪些属于先天性行为?哪些属于学习行为?
①黑猩猩钓取食物;
②小鸟喂鱼;
③刚出生的婴儿会吃奶;
④出生的袋鼠爬到育儿袋;
⑤工蜂将巢穴室内死蜂取走: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
⑥黑猩猩摘取食物;
⑦大山雀喝牛奶;
⑧蜘蛛结网;
⑨小熊骑自行车;
⑩菜青虫爬向卷心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印度曾经有过关于“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仔你的母狼疯狂撞进了主人不在家的一户农舍,对园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存家里的婴儿受到惊吓而大声啼哭起来,于是母狼遁着哭声便跃窗进入了房内…闻讯赶回家来的主人正看到衔着婴儿的母狼遁进了山林.十余年后,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了被母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不懂人言,只会嚎叫,追随着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为食的“狼孩”.试根据这一报道分析:
(1)母狼哺育婴儿长大的行为,从现象来看属于______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是______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是由母狼体内的______所决定的.
(2)“狼孩”的表现说明:正常人的行为是通过______建立起来的______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    )
A.玉米B.花生C.水稻D.小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采集草本植物标本时,应尽可能采集(    )
A.地上部分B.珍稀少见的植物
C.有叶和花的枝条D.各种器官都齐全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A.兔子B.蛇C.蚯蚓D.家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松树与桃树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    )
A.高大乔木B.不形成果实和种子
C.不形成果实,种子裸露D.生活在陆地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探究实验:
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1)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你的假设是______.
你认为此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实验方案设计
①选取材料:______
②对照实验:______.
③重复实验3-5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同步题 题型:探究题

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两个小组的同学做法如下:
第一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两条鱼。他们将一条鱼的所有鳍同时捆扎起来,然后将它放入水中;将另一条鱼不捆扎鱼鳍就放入水中,进行观察实验。
第二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五条鱼。他们将这五条鱼分别捆扎起胸鳍、背鳍、腹鳍、尾鳍和臀鳍(即每一条鱼只捆扎一种鳍),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入五个缸中,进行观察实验。
(1)你认为第一小组的同学采用了什么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方法更好: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实验法相比,模拟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月考题 题型:读图填空题

如下图所示,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某小组同学正在讨论探究计划,他们按甲、乙、丙、丁的顺序依次发言。你看,一个人一个主意。请你来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1)丙提出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叫做__________,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与丁提出的实验方案,可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的是______的。因此,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同时有活体和模型可供选用的情况下,应首选______作为实验材料。
(3)丁提出的实验方案中的A、B分别探究_______、_______在游泳中的作用,它们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________。
(4)乙认为,几个鳍同时摆动,不易观察单个鳍的作用,应对某个鳍的作用单独进行研究.乙的观点反映了科学实验要遵循__________的原则。甲提出的直接观察的方法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但可以为探究过程中__________提供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