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实验报告记录了如下数据,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
A.用广泛试纸测得氯水的pH为2.1
B.用50mL量筒量取23.00 mL浓盐酸
C.用温度计测量出酒精的沸点为78.5℃
D.用托盘天平称量氧化铜粉末为11.7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D、T属于同位素,H2、D2、T2属于同素异形体
B.氯水、氨水、王水是混合物,水银、水玻璃是纯净物
C.HCl、NH3、BaSO4是电解质,CO2、Cl2、CH3CH2OH是非电解质
D.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现有一定量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一定体积某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 mol·L-1的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则
⑴B与A的差值为 mol。
⑵C点对应的溶液体积为 mL。
⑶原硝酸溶液中含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⑷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铝粉与铁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⑸写出铝与该浓度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用CH4和H2O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①和②,来制备甲醇。
①CH4(g)+H2O(g)CO(g)+3H2(g) DH1
②CO(g)+2H2(g)CH3OH(g) DH2
将0.20 mol CH4和0.30 mol H2O(g)通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①,达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
⑴温度不变,缩小体积,①的逆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⑵反应①的DH1 0(填“<”“=”或“>”)100°C时的平衡常数值K= 。
⑶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将amolCO与3amol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②再生成甲醇。为了发寻找合成甲醇的适宜的温度和压强,某同学设计了二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请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实验编号 | T(°C) | n(CO)/n(H2) | p(MPa) |
I | 150 | 1/3 | 0.1 |
II | 5 | ||
III | 350 | 5 |
300°C时,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填字母)( )
A.c(H2)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c(H2)/c(CH2OH)减小
⑷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DH=-1275.6 kJ·mol-1
②2CO(g)+O2(g)=2CO2(g) DH=-556.0 kJ·mol-1
③H2O(g)=H2O(l)DH=-44.0 kJ·mol-1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⑸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右图所示的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
②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I.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某白色固体,已知其成份可能是碳酸或亚硫酸的钠盐或钾盐,
且其成分单一。现某化学小组通过如下步骤来确定其成分:
⑴阳离子的确定:
实验方法及现象: 。
结论:此白色固体是钠盐。
⑵阴离子的确定: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白色固体全部溶解,产生无色气体,此气体能使溴水褪色。
②要进一步确定其成分需补做如下实验:取适量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II.确认其成分后,由于某些原因,此白色固体部分被空气氧化,该化学小组想用已知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来确定变质固体中X的含量,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I 称取样品1.000 g。
步骤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III 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用0.01 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⑴写出步骤III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⑵在配制0.01 mol·L-1 KMnO4溶液时若仰视定容,则最终测得变质固体中X的含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⑶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 标准溶液的体积 | |
滴定前刻度/mL | 滴定后刻度/mL | ||
1 | 25.00 | 1.02 | 21.03 |
2 | 25.00 | 2.00 | 21.99 |
3 | 25.00 | 2.20 | 20.20 |
则该变质固体中X的质量分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A、B、C、D、E、F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D、F为常见金属元素。A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元素A与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甲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59 g·L-,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E与C同主族。均含D元素的乙(金属阳离子)、丙、丁微粒间的转化全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均含F元素的乙(单质)、丙、丁微粒间的转化全为氧化还原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单质B的结构式: 。
⑵F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⑶均含有F元素的乙与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均含有D元素的乙与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⑷由A、C元素组成化合物庚和A、E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辛,式量均为34。其中庚的溶沸点比辛
(填“高”或“低”),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向m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mol·L-1氢氧化钾溶液V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 B.
C.n=m+17V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B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K闭合时,在交换膜处SO42-从右向左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电解一段时间后,向II装置通入适量的HCl气体可以恢复原来的浓度
B.反应初期,y电极周围出现白色沉淀
C.B电极质量增加
D.x电极产生气泡,且生成1 mol气体的同时,有1 mol A参与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25 mL0.1 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醋酸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c(CH3COO-)>c(OH-)>c(H+)
B.在B点:a>12.5
C.在C点:c(CH3COO-)>c(Na+)>c(H+)>c(OH-)
D.在D点:c(CH3COO-)+c(CH3COOH)=2c(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研究小组采用电解法处理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H2S废气的工艺流程。该方法对H2S的吸收率达99%以上,并可制取H2和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吸收H2S的离子方程式为:Fe3++H2S = Fe2++S↓+2H+
B.电解过程中的阳极反应主要为:2Cl-—2e- = Cl2↑
C.该工艺流程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D.实验室可用点燃充分燃烧的方法消除H2S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