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将0.1 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 mL 2mol/L 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 mol/L NaOH溶液。请回答:
(1)请写出Al(OH)3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变化如下图所示。当V1=160mL时,则金属粉末中n(Mg)= mol,V2= mL。
(3)若在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NaOH) mL。
(4)若混合物仍为0.1 mol,其中Mg粉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用100 mL 2 mol/L的硫酸溶解此混合物后,再加入450 mL 1mol/L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满足此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无色溶液中只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某几种:Mg2+、H+、Ag+、Na+、Cl-、HCO3-、OH-、NO3-,已知该溶液与铝反应放出氢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反应后生成Al3+,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后生成[Al(OH)4]-离子,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只溶解铝方法来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
;上述操作的顺序是 (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 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今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与C、B与D分别是同族元素,B、D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是A、C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两倍,这四种元素中D元素的单质能溶于CS2溶剂中,则:
(1)这四种元素分别是:A ;B ;C ;D (填元素符号)。
(2)D元素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红色金属铜反应,请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装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元素,其中X、Y同主族,Y、Z同周期
,且这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质子数总和为38,则:
(1)X、Y、Z的元素符合分别是X 、Y 、Z 。
(2)Y最高价氧化物是一种强吸水剂,请写出生成该氧化物的反应方程式: 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①、②
、③
、④
几种核素中:
(1)互称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
(3)中子数相等,但不是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
(4)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40 mL 1.5 mol·L-1的CuSO4溶液与30 mL 3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生成浅蓝色沉淀,假如溶液中[Cu2+]或[OH-]都已变得很小,可忽略,则生成沉淀的组成可表示为( )
A Cu(OH)2 B CuSO4·Cu(OH)2
C CuSO4·2Cu(OH)2 D CuSO4·3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关硅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时硅可和强碱及强酸溶液反应
B. 硅与任何酸都不反应
C. 高纯度硅作为半导体材料。
D. 硅的性质很稳定,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