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第四次综合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题型:选择题
有关铅蓄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电池充电时的反应是一个自发反应
B.该电池放电过程发生的反应是一个自发反应
C.电池放电时,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D.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第四次综合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题型:选择题
用式量为43的烷基取代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所得芳香烃产物的数目为
A. 3种 B.4种 C. 5种 D.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第四次综合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题型:选择题
有A、B两种烃,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下列关于A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 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
C. A和B实验式一定相同
D. A和B各1 mol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的质量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第四次综合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题型:选择题
由两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2L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CO2 5L、H2O 7L(所有体积都在120℃测定),则这两种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A.C2H4、C3H8 B.CH4、C5H8
C.CH4、C4H8 D.C2H6、C3H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第四次综合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
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上述实验方案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第四次综合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题型:选择题
已知分子式为C12H12的物质A的结构简式为,其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断A苯环上的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A.9种 B.10种 C.11种 D.1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第四次综合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题型:选择题
向ZnSO4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时,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向白色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发现沉淀变为黑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为ZnS,黑色沉淀为CuS
B.上述现象说明ZnS的Ksp小于CuS的Ksp
C.利用该原理可实现一种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
D.该过程破坏了ZnS的溶解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第四次综合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 + c(M+)>c(OH-) + c(A-)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c(CH3COONa)<c(Na2CO3)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 +2c(OH-)=2c(H+) + c(CH3COOH)
D.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第四次综合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有机物组成为CnH2n
B.一种烃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并通过碱石灰,减少的体积就是生成水蒸气的体积
C.相同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消耗O2越多,烃中含C%越高
D. 某气态烃CxHy与足量O2恰好完全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温度150℃),则y=4,若体积增加,则y>4,否则y<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高三第四次综合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中,新化学键形成吸收能量;放热反应中,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C.相同体积浓度均为0.1 mol/L 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NaOH稀溶液反应,前者放出热量多
D.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