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50707  50715  50721  50725  50731  50733  50737  50743  50745  50751  50757  50761  50763  50767  50773  50775  50781  50785  50787  50791  50793  50797  50799  50801  50802  50803  50805  50806  50807  50809  50811  50815  50817  50821  50823  50827  50833  50835  50841  50845  50847  50851  50857  50863  50865  50871  50875  50877  50883  50887  50893  50901  170175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五校高三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调研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个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

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

D.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果酒发酵过程所需的温度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五校高三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调研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

B.卵裂期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

C.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

D.原肠胚时期的特征性结构是出现了一个液体的囊胚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五校高三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调研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酶可以使特定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

B.试管苗、试管牛都属于无性生殖

C.脱毒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脱毒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养成的新品种

D.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的新品种一定不是单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五校高三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调研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改善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下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图示新品种小麦,可选图中E→F→G的育种方法

B.H→I、J→K都必需用到与G过程相同的技术操作

C.由F1→F2 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D.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A→B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五校高三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调研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某高等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不可能代表浆细胞,但可能是B淋巴细胞

B.乙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但有两个染色体组

C.丙细胞一定进行不均等分裂,产生卵细胞和极体

D.丁细胞不可能是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五校高三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调研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对照组(未处理)

经2,4-D处理的实验组

浓度(ppm)

 

1000

850

720

630

平均结果率(%)

27

100

100

100

100

平均株产量(kg)

0.16

0.73

0.92

0.91

0.72

平均单果重(g)

186

247

277

273

243

A.该实验结果表明2,4-D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B.该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和低浓度的2,4-D抑制果实的发育

C.不同浓度的2,4-D对同种植物的结果情况影响不同

D.该实验的对照组花蕾是经授粉的,而实验组花蕾是未经授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五校高三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调研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的模式图,对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光开始的

B.该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整体性等原理

C.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D.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五校高三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调研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下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酯酶比游离酯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

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当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较低时,酶活力低的主要原因是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小

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

D.固定化酶应用后易与产物分离,提高产品质量;且可以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五校高三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调研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哪些试剂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不同  

A.酒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

B.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

C.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

D.H2O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五校高三下学期期初教学质量调研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图2是某科研小组利用密闭的透明玻璃小室探究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④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①---④过程中,能为该细胞合成蛋白质供能的过程是        

(2)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2所示的装置通入14CO2 。 当反应进行到0.5s时,14C出现在C3 中;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CH2O)。该实验是通过控制         (条件)来探究CO2 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用到的实验方法为         

(3)将图2所示的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3所示曲线。观察装置中液滴的位置,c点时刻的液滴位于起始位置的         侧,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         点。在12点之后的下午某时间段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25

27

31

37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3所示曲线的         段获得的。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

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婵°倗濮寸换姗€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诲┑鐘叉搐缁狀垶鏌ㄩ悤鍌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