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随机选取杂合子黄色圆粒豌豆(Yy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花粉若干粒,均用15N标记所有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每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被标记),以这些花粉作为亲代,将其培养在不含15N且适宜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中先后分裂两次,则第二次分裂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占染色体总数比、第二次分裂完成时含yR非等位基因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理论比分别为
A.1/4 1/4 B.1/2 1/4 C.1/4 1/2 D.1 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I. (10分)如图l为植物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有关物质,数字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C._________ ,D._________ ,F._______,①________。
(2)若图1中化合物B的含量在24小时内发生的变化如下图2所示,请回答:
G点时B化合物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段的出现可能是白天天气暂时由晴转阴造成的。请在上面给出的坐标图中画一条曲线,表示图2中的 EH段(10时至14时)水稻叶肉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趋势。(设a点为10时的C3含量)
(3)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实验,证明氧气的氧原子来自何种反应物:
II.(10分)光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但不知光是否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甲同学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并设置A、B两组。A组给予植物适宜强度的光照,B组不给光照。实验开始时,刻度玻璃管内的有色液滴在位置X,20 min后观察A、B两组有色液滴的移动情况(呼吸作用以葡萄糖为原料,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l)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达不到实验目的,要对装置进行如下改进(材料任选):
①
___ _;
②
__ __。
(2)写出乙同学改进后所得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若 ___,则说明光不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若_ __,则说明光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若 ___,则说明光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I.(10分)下图A、B、C分别表示某雌雄异株植物M的花色遗传、花瓣中色素的控制过程及性染色体简图。植物M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叶型(宽叶和窄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和d)控制,据图回答问题:
(1)结合A、B两图可判断A图中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
(2)分析上述植物M花色的遗传,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
(3)图B中的基因是通过控制 从而控制该植物的花色的性状。
(4)在植物M种群中,以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植株做亲本,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5)植物M的XY染色体既有同源部分(图C中的Ⅰ片段),又有非同源部分(图C中的Ⅱ、Ⅲ片段)。若控制叶型的基因位于图C中Ⅰ片段,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现有纯种的宽叶、窄叶雌性植株若干和基因型为XDYD、XDYd或XdYD的宽叶雄株若干,请选择亲本,通过一代杂交,培育出可依据叶型区分雌雄的大批幼苗(用遗传图解说明)
II.(12分)羊的有角(A)对无角(a)为显性,但母羊只有在显性基因纯合时才表现出有角。白毛(B)对黑毛(b)为显性,不分雌雄都是如此。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1)纯种有角白毛公羊与纯种无角黑毛母羊交配,F代的表现型:雄性 ,雌性 。
(2)让一只有角黑毛公羊与多只基因型相同的无角白毛母羊交配,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公羊:1/4有角黑毛,l/4有角白毛,1/4无角黑毛,l/4无角白毛;母羊:l/2无角黑毛,1/2无角白毛。请写出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有角黑毛公羊 ,无角白毛母羊 。
(3)若用上述第(2)题中的子代有角白毛公羊与多只基因型为Aabb的母羊交配,在产生出的足够多的子代个体中:
①有角白毛母羊:有角黑毛母羊:无角白毛母羊:无角黑毛母羊= 。
②若再让其中的有角白毛羊自由交配,则产生无角黑毛羊的概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图甲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假设甲图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细胞相当于乙图的cd区间
B.在乙图的ab区间,甲图中的3数目会加倍
C.在细胞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de区间
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关于反应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1和酶2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D.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做的实验:在胚芽鞘切面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测定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下表数据说明
琼脂中生长素浓度(mg/L) |
0 |
0.05 |
0.10 |
0.15 |
0.20 |
0.25 |
0.30 |
0.35 |
胚芽鞘弯曲的角度α(°) |
0 |
3 |
7 |
12 |
15 |
18 |
15 |
10 |
A.生长素浓度不同,促进效应就不同
B.胚芽鞘弯曲的程度与其它激素无关
C.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35mg/L时,胚芽鞘生长受抑制
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25mg/L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已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阔叶和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对该植物的某个种群进行调查,发现有60%的植株表现为窄叶,余者表现为阔叶。从该种群中分别取两种性状的足够样本让其自交,发现约有30%阔叶植株的子代出现窄叶植株,而窄叶植株的子代未发现阔叶植株。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对该种群进行调查时应采用样方法
B.阔叶植株的子代表现为窄叶是性状分离现象
C.原种群中阔叶基因的频率高于窄叶基因的频率
D.原种群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选择题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环境温度下降,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接受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C.血液中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 D.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I.(10分)图甲表示在适宜的CO2条件下玉米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图乙表示玉米在一昼夜内对CO2的吸收和释放情况。请回答:
(1)甲图中,B点光合作用速率主要限制因子是 ,据此原理提高冬
季农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是 。
(2)甲图中,若A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 (增加或减少)。
(3)乙图中,7点时玉米细胞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玉米在 时
有机物的积累总量最多,在 时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4)当乙图中S1、S2、S3三者的关系为 (数学表达式)时,该玉米才能正常生长。
(5)玉米在洪涝期间会发生烂根现象,原因是 。
Ⅱ.(12分)图丙为某家族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图已表示5号个体生殖腺中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示意图。请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12号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I代的 号个体。
(2)9号个体的基因型是 。14号个体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3)图已中细胞c1的名称是 。正常情况下,细胞d1和d4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否相同? 。
(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通过图2的 (填图中数字)过程实现的。若细胞e1和e2的基因组成并不完全相同,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四川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I.(13分)某实验室对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调节进行了相关研究。
实验一: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探究实验如下:
(一)实验步骤:
(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 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 (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 。
(4)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观测。
(5)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物血液中TRH的含量。
(二)实验结果及结论(支持何种观点):
(1)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则 ;
(2)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 ;
实验二:科学家对多种恒温动物进行实验,证明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包括下丘脑前部和下丘脑后部。为研究下丘脑前、后两部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
(1):对下丘脑前部局部加温,机体出现血管舒张,散热量增加;对下丘脑前部局部冷却,机体出现寒颤,产热量增加。
(2):用实验一的方法处理下丘脑后部,机体不出现散热和产热效应;用电刺激下丘脑后部,机体出现寒战,增加产热。
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
(1)上述实验表明:下丘脑对温度刺激的敏感部位主要集中在 ,
(2)温度刺激下丘脑前部和后部、以及温度刺激和电刺激下丘脑后部产生的效应不同,说明信息传递的方向最可能是从下丘脑 传至 ,下丘脑后部的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从而调节恒温动物的 过程,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3) 猪的体温调节与人类似。在18~20℃的条件下,体重为60kg的猪增重最快。试运用体温调节相关知识解释:当环境温度过低(5℃)或过高(35℃)时,猪的增重都会下降的原因。
。
II.(7分)“四大家鱼”混合饲养可以获得高产。青鱼栖息在水域底层,以螺蛳等软体动物为食;草鱼栖息在中下层,以水草为食;鳙鱼栖息在中上层,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栖息在上层,以浮游植物为食。请回答:
(1)尝试为鳙鱼构建一条合理的食物链: 。
(2)青、草、鲢、鳙混养能够获得高产的原因是它们 不相同, 较弱,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3)在研究某种鱼的存活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关系时发现:随种群密度增大,鱼的存活率先增大后减小。可能的原因是低密度时,随密度增大, 增强,存活率增大;高密度时,随密度增大, 增强,存活率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