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2届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右图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最准确的是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
B.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
C.甲与乙、乙与丙为捕食关系
D.甲与丙为竞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烟草叶片受到某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此种蛾幼虫的天敌。依据此实例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天敌是影响蛾幼虫种群数量变化的惟一因素
B.此种蛾幼虫与烟草之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C.烟草的此种特性使其免于各种昆虫的侵害
D.自然选择会使控制烟草这种性状的基因的基因频率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传递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由B到C的能量传递率是15%
C.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食物网
D.生态系统的功能只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生态系统中,最容易退化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湖泊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 T. Odum对佛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单位:102千焦/m2/年 |
|||
|
GP |
NP |
R |
① |
15.91 |
2.81 |
12.23 |
② |
871.27 |
369.69 |
501.58 |
③ |
0.88 |
0.34 |
0.54 |
④ |
141.20 |
62.07 |
79.13 |
⑤ |
211.85 |
19.26 |
192.59 |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
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会发生的是
A.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差
B.地衣使土壤中有机物减少
C.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
D.微生物随有机物增加而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同一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的多少,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来源:]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B.根据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合理确定鱼类捕捞的时间与数量
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与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稳定
C.物质与能量保持合理的比例循环利用
D.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生态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它栖息和繁衍的地区,使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2007年5月22日是第十三个世界生物多样性日。近日,在某些城市的花鸟鱼虫市场发现,每日均有数千只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的巴西龟被市民买回家当宠物饲养,当市民玩腻了就放生到野外。环保部门提醒市民不要将巴西龟放生到野外。如果巴西龟造成生态入侵,将会使这些地区
A.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C.物种多样性增加 D.遗传多样性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