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8515  78523  78529  78533  78539  78541  78545  78551  78553  78559  78565  78569  78571  78575  78581  78583  78589  78593  78595  78599  78601  78605  78607  78609  78610  78611  78613  78614  78615  78617  78619  78623  78625  78629  78631  78635  78641  78643  78649  78653  78655  78659  78665  78671  78673  78679  78683  78685  78691  78695  78701  78709  176998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等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题型:选择题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明暗条纹形成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

A.暗条纹处一定没有光子到达

B.暗条纹处可能也有光子到达

C.光子到达暗条纹处的概率很小

D.光子到达明条纹处的概率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等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陈述,哪些正确。                  (       )

A.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无关

C.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大

D.对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等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具有一定质量的小球A固定在轻杆一端,另一端挂在小车支架的O点。用手将小球拉至水平,此时小车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放手让小球摆下与B处固定的橡皮泥碰击后粘在一起,则在此过程中小车将          (      )

A.向右运动

B.向左运动

C.静止不动

D.车向左运动后又静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等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题型:选择题

下面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哪些正确               (       )

A.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B.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

C.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的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D.光不可能同时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等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题型:选择题

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粒子                                                    (         )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

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

C.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

D.绝大多数发生偏转,甚至被掸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等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A、B、C分别表示电子在三种不同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其中                  (         )

A.频率最大的是B            B.波长最长的是C

C.频率最大的是A            D.波长最长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等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题型:选择题

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                                                      (        )

A.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加

B.氢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

C.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

D.氢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等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在单质中长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它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

C.氡的半衰期是3.8天,若有4 g氡原子核,则经过7.6天就只剩下1 g

D.氡的半衰期是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则经过7.6天就只剩下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等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题型:选择题

1998年9月23日,铱卫星通讯系统在美国和欧洲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原计划的铱卫星系统是在距地球表面780 km的太空轨道上建立的一个由77颗小卫星组成的星座,这些小卫星均匀分布在覆盖全球的7条轨道上,每条轨道上有11颗卫星。由于这一方案的卫星排列与化学元素铱原子核外77个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图景类似,所以简称为铱星系统。自然界中有两种铱的同位素,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则                                           (        )

A.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之比为191∶193

B.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之比为57∶58

C.这两种同位素的质子数之比为191∶193

D.这两种同位素的质子数之比为57∶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等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点是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         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                     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mAv++mBv。=            kg·m/s;碰后mAvA+mBvB=          kg·m/s.并比较碰撞前后两个小车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是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