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865  172873  172879  172883  172889  172891  172895  172901  172903  172909  172915  172919  172921  172925  172931  172933  172939  172943  172945  172949  172951  172955  172957  172959  172960  172961  172963  172964  172965  172967  172969  172973  172975  172979  172981  172985  172991  172993  172999  173003  173005  173009  173015  173021  173023  173029  173033  173035  173041  173045  173051  173059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
A.不变B.增大,且大于入射角
C.减少D.增大,但小于入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属于凹透镜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地震产生的是(  )
A.紫外线B.红处线C.超声波D.次声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二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电阻丝R1=5Ω,R2=10Ω.用如图所示的方案探究“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同,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大小是否有关”.
(1)将二个电阻丝串联起来的目的是使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
(2)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并填上了实验前已知的信息:
电流
I
通电时间
t
电阻
R/Ω
煤油初温
t1/℃
煤油末温
t2/℃
煤油升高的
温度△t/℃
质量/kg
相同相同5
10
表格中最后一栏应该设置的项目是质量/kg.
(3)实验中发现甲瓶温度计示数变化较小,乙瓶温度计示数变化较大.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电流相等,通电时闻相同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有关.
(4)通电时间不变,适当减少煤油的质量,对实验带来的好处是加热时间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小红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总电压的关系”.
(1)连完最后一根导线灯泡就发光(电压表未连入),存在的问题是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
(2)正确操作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不亮,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如果
是一个灯泡发生故障,则故障的原因是L1开路.
(3)测完L1的电压后,为了省时间,小红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C接点不
动,只断开B接点,并改接到A接点上,这样操作带来的后果是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方法改进后,所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AC间的电压BC间的电压AB间的电压
1.4V1.4V2.8V
于是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这样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只做一次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并测出煤油和水的初温,然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表:
加热时间/min0246810
温度/℃煤油2025293438
2022242628
(1)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相同.
(2)由记录表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同热量,升温较快的是煤油;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水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得出吸热能力较强.
(3)水在升温过程中,吸热能力不变(选填“变强”、“变弱”或“不变”),物理上用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凸透镜正对这太阳光,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小明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对同一凸透镜,用红光   测的焦距大些.
(3)下表是小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12345
物距μ/(cm)302015105
像距v/(cm)15203040/
①第1次实验在光屏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照相机;
②通过观察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    次数据是编造的,判断的理由是当物距等于焦距时不能成像
③在第一次实验过程中,小明借来一副眼镜,并将其放在物体和凸透镜之间,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此时小明把物体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发现光屏上又成清晰的像,说明这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这副眼镜的主人视力的缺陷是远视(选填“近视”或“远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实像(选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为了增大蜡烛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a.换用更大的蜡烛;b.减小蜡烛到小孔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在月球上进行乙图这个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则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不会(“会”或“不会”)弹起,不会听到声音,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有一块20cm3的矿石,为了测出它的质量,从它上面取1.0×10-5m3样品,用天平测得样品的质量为0.026kg,根据以上数据求矿石的密度和总质量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