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若有6 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_;
(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久置的氯水与新制的氯水都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B. 氯气、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C. 碘化钾溶液中加淀粉溶液变蓝色
D. 加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K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国际互连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已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指的是
A、铁元素 B、铁单质 C、四氧化三铁 D、硫酸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常温下,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 c(HA)/mOl·L-1 | c(NaOH)/m01·L-1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0.1 | 0.1 | pH=a |
乙 | 0.2 | 0.2 | pH=9 |
丙 | C1 | 0.2 | pH=7 |
丁 | 0.2 | 0.1 | pH<7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9 B.在乙组混合液中c(OH-)一c(HA)=10-9mol/L
C c1=0.2 D.在丁组混合液中c(Na+)>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80g硝酸铵中含有氮原子数为NA
B.16 g氧气和16 g臭氧所含的原子数均为NA
C.2mol金属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共失去了4NA个电子
D.0.l mol N2分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7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用稀HNO3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
②制取乙酸乙酯时应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生成的乙酸乙酯
③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清洗
④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可只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⑤苯酚遇到FeCl3溶液会变蓝色
⑥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的魔术表演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魔术表演的热潮。在校园文化节活动中,一位高一年级同学给初中同学表演了一组化学小魔术,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揭开其中之谜。
(1)魔术一:“奇花变色”
道具如图1所示,该魔术中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色。该魔术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2)魔术二:“瓶吞鸡蛋”
道具如图2所示,将注射器中NaOH浓溶液注入瓶中,片刻后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魔术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魔术三:“‘清水’变‘牛奶’”
道具如图3所示,当A溶液加到烧杯中,无色溶液变成白色浊液。若A为酸溶液,则A、B的可能组合:A为 ;B为 。(只需写一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C(g)+D(g)正反应速率瞬时增大的措施是
A.减小C或D的浓度 B.增大D的浓度
C.减小B的浓度 D.增大A或B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