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88  16096  16102  16106  16112  16114  16118  16124  16126  16132  16138  16142  16144  16148  16154  16156  16162  16166  16168  16172  16174  16178  16180  16182  16183  16184  16186  16187  16188  16190  16192  16196  16198  16202  16204  16208  16214  16216  16222  16226  16228  16232  16238  16244  16246  16252  16256  16258  16264  16268  16274  16282  211419 

科目: 来源:淄博 题型:问答题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探究.请按照要求完成实验过程(提示:假设生铁样品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
实验目的:______
实验过程:取一只烧杯,称得其质量为68.6g,加入一定量生铁样品碎屑,称得烧杯和样品的总质量为108.6g;向盛有生铁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中不再产生气泡,再加入稀硫酸以确保过量,测得共用去稀硫酸217.6g;静置,称量.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25.2g.
数据处理:计算该生铁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
反思交流:实验过程中把生铁样品加工成碎屑的目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活动中,某兴趣小组对生产及生活污水进行了探究.
(1)第一小组同学在学校附近的家化工厂调查,发现该厂在生产过程中用到硫酸.
[猜想]该工厂排放的废水呈酸性.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该废水呈酸性
[建议与反思]为防止造成水污染,同学们联合向厂家建议,应将废水治理达标后再排放,你认为治理该酸性废水时适宜加入的试剂是______(任答一种),此时废水的pH将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进一步探究]取一定体积从该厂排出的含硫酸的废水与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若改用跟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氢氧化钾溶液与上述一定体积的废水混合,所得溶液的pH______7(填“<”、“>”、“=”).
(2)另一小组同学在城市的一条小河中取了水样,发现水样变浑浊,便在浑浊的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通过搅拌、静置后,发现水变得澄清了.
[查阅资料]明矾[化学式:KAl(SO42?12H2O]是一种常见的净水剂,它在水中解离出的离子主要有K+、Al3+、S
O2-4

[提出问题]明矾中哪一种离子有净水作用?
[设计实验]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KCl,静置 烧杯中的水仍然浑浊 K+和Cl+都没有净水作用
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Al2(SO43,静置 烧杯中的水变澄清 ______
[完善方案]小敏的实验方案不完善,需要对方进行补充.请你将补充方案中的实验目的和所使用的试剂填入下表
实验目的 使用的试剂
Al3+是否有净水作用 ______
______ ______
[反思]研究表明:河水部分水体污染是由于水中氮、磷含量过高导致水质恶化.请你用所学习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哪些行为活动有关?(要求至少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安庆“麦陇香”是盛名远扬的“百年老字号”.化学兴趣小组在该厂的食品包装盒内发现一个标有“脱氧剂,请勿食用”的小纸袋,打开纸袋,露出灰黑色粉末,并混有少量红色粉末.
【提出问题】该脱氧剂中的灰黑色、红色粉末各是什么?
【查阅资料】氧化铁、铜为红色物质,活性炭、还原铁粉为灰黑色粉末,且活性炭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还原铁粉常温时易和氧气反应.
【作出猜想】甲:灰黑色粉末为氧化铜,红色粉末为铜;
乙:灰黑色粉末为铁,红色粉末为氧化铁;
丙:灰黑色粉末为活性炭,红色粉末为氧化铁
你认为上述的猜想较合理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请推测此“脱氧剂”除去氧气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实验目的】检验黑色粉末为所猜想物质
【设计实验】______(只用文字说明);
你若能设计新的合理的实验方案,每设计一个正确方案奖励2分.(奖励分不超过4分,化学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方案1.______;
方案2.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学生实验的正确程序是:①及时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②预习实验内容;③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④查对实验仪器药品是否齐全;⑤拆开实验装置,做好清洁工作.(  )
A.②④③⑤①B.②③④⑤①C.②④③①⑤D.②⑤③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久置于敞口容器中,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
C.氢氧化钠固体D.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在学习过程中,小明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 ①只有CO2; ②既有CO,又有CO2; ③只有CO。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到微量CO会立即变成蓝色。
1.[方案设计]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明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根据小明的设想,请你填空:
(1)若试纸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只有CO2
(2)若试纸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则既有CO,又有CO2
(3)若试纸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则只有CO。
[实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小明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2
(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2.[结论]小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②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思与评价]
(1)该实验开始前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中的不完善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小军见到一种“化学爆竹”(见下图),只要用手拍打锡纸袋,掷在地上,锡纸袋随后就会突然爆开并伴随响声。他认为,这是锡纸袋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造成的,于是想探究锡纸袋中的物质成分。

[提出问题]锡纸袋中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例如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猜想与验证]小军打开一个未用过的锡纸袋,内有一小包无色液体和一些白色固体。
(l)猜想:无色液体为酸。
验证: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水和该无色液体,各滴加3滴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遇水不变色,遇该无色液体变红。
实验的初步结论:无色液体为酸。 小军取两支试管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白色固体为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盐。
验证:请你运用初中所学知识,帮助小军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小军为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初步结论,继续查找资料,得到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该白色固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通过该探究实验,你还想学习的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现有粗铜粉末,其中含有少量的铁、锌和金。某活动小组想要测定其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Ⅰ:称取一定质量的粗铜样品,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
步骤Ⅱ:去“步骤Ⅰ”中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冷却到室温后称量;
步骤Ⅲ:根据测得数据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⑴步骤Ⅰ:验证稀盐酸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如果不对滤渣进行洗涤而直接干燥,称量结果将会(填“偏高”或“偏低”)__________。
⑵“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⑶某同学认为,按以上方案完成“步骤Ⅰ”,在进行“步骤Ⅱ”时,将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再补充适当操作,也可以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补充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迪庆州 题型:问答题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A、B、C、D、E、F代表对应的溶液).其中E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

精英家教网

【提出问题】E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初步判断】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原则,E溶液不可能是______(填序号).①酸;②碱;③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NaOH溶液;猜想Ⅱ:Na2CO3溶液;猜想Ⅲ:Na2SO4溶液;猜想Ⅳ:______溶液(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猜想Ⅱ”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如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______
实验结论 猜想Ⅱ正确
【分析与推理】
①完成“实验一”后,李成同学即认为“猜想Ⅰ”正确,张平同学认为“猜想Ⅰ”不一定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
②何刚同学认为只需要完成“实验二”即可得出“猜想Ⅱ”正确的结论,你认为该说法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③请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反思与评价】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实验一”存在明显操作错误,该错误是______;观察发现D、E试剂瓶的瓶塞是橡胶塞,使用橡胶塞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CO2有些相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图装置和药品制取该气体,并对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探究。他们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协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
【假 设】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可能是一种__________(填“酸”、“碱”或“盐”)。
【设计方案】先验证             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证明该气体能否使            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该气体能否使             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兴趣小组需要查阅的资料内容应包括                (填以下的编号)。
(1)该气体是否易溶于水 (2)该气体可用什么干燥剂干燥(3)酸是否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实验】
(1)装置C内的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2)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该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发生颜色变化。当有该气体通过时,试纸的颜色变红,此现象说明                  
(3)装置E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__ 。
【结 论】原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