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862  171870  171876  171880  171886  171888  171892  171898  171900  171906  171912  171916  171918  171922  171928  171930  171936  171940  171942  171946  171948  171952  171954  171956  171957  171958  171960  171961  171962  171964  171966  171970  171972  171976  171978  171982  171988  171990  171996  172000  172002  172006  172012  172018  172020  172026  172030  172032  172038  172042  172048  172056  211419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室温时,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则

溶液质量增加       溶质质量增加        溶剂质量不变      晶体质量不变         晶体质量减少.

A. B. C. D.

B 【解析】在室温时,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均不会增加,溶剂质量和晶体质量均不会改变,晶体质量也不会减少。故选B。 点睛∶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在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溶剂质量和溶质质量均不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 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 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 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 【解析】试题分析:A.溶解度的单位为克;B.是恒温蒸发,蒸发的水的质量相等,所以析出晶体质量也相等;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都有晶体析出,但析出晶体的质量要看原来溶液的质量,不一定是甲大于乙;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但甲溶液的质量分数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个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

30

20

10

反应后的质量/g

m

39

5

16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 D. 丙可能是单质

C 【解析】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质量会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增加。乙的质量增加9g,是生成物;丙的质量减少15g,是反应物;丁的质量增加6g,是生成物。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反应为丙→乙+丁,是分解反应;B. 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甲在反应后的质量为2g,可能是该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D 【解析】pH=11的水溶液呈碱性,A、NH4+,NO3- ,K+,SO4+ ,氨气溶于水即得氨水,氨水呈碱性,NH4+ 不可大量存在;B、Mg2+ 与氢氧根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Cl-,Na+,NO3-; C、Ba2+ 与CO32- 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H+ 与氢氧根结合生成水,Cl-;D、K+,CO32-,NO3-,Na+,可以大量共存。故选D。 点睛∶pH>7,溶液呈碱性;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产白色固体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产黑色固体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 【解析】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说法错误;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故说法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说法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说法错误。故选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 B.滤渣中一定有Ag

C.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铁>铜>银,在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无铁剩余,则一定能置换出银,可能含有铜,溶液中可能含有Cu(NO3)2、AgNO3.A、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故A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粒子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中子,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 B. 性质稳定

C. 易得到两个电子 D. 相对原子质量为32g

B 【解析】某粒子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中子,核内有16个质子。A、属于16号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该离子核外8个电子,性质稳定,故B正确;C、该粒子已经得到两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不易再得到两个电子,故C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为16+16=32,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D错误。 点睛∶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内中子数之和。最外层8个电子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 B.

C. D.

A 【解析】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题中信息知,表示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B属于混合物,C属于单质,D属于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C 【解析】A、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属于化学性质,底层先熄灭,上层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化,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C、二氧化碳可以倾倒,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属于物理性质;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性质,瓶内气压减小。故选C。 点睛∶物质的溶解性,密度,属于物理性质。物质与水,碱,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A. 石灰石和盐酸 B. 氧化铁和盐酸

C. 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D.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D 【解析】A、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氧化铁是红色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溶液呈黄色;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故选D。 点睛∶只有那些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方可要借助酸碱指示剂石蕊或酚酞,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才能判断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