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7306  97314  97320  97324  97330  97332  97336  97342  97344  97350  97356  97360  97362  97366  97372  97374  97380  97384  97386  97390  97392  97396  97398  97400  97401  97402  97404  97405  97406  97408  97410  97414  97416  97420  97422  97426  97432  97434  97440  97444  97446  97450  97456  97462  97464  97470  97474  97476  97482  97486  97492  97500  150026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几位同学在讨论蚯蚓的作用,其中错误的是(  )
A.蚯蚓会咬坏植物的根
B.蚯蚓能增加土壤的保肥、保水的能力
C.帮助人类处理城市的垃圾
D.蚯蚓能改良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生物圈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他们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雨后,有时可以见到蚯蚓在地面上爬行,区分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有环带的一端为前端.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的原因是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2)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两种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分别是肺和鳃;“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昆虫 的特征..
(3)“带鱼”、“墨鱼”、“甲鱼”、“鲸鱼”、“鲨鱼”、“鲍鱼”、“娃娃鱼”名称中都有“鱼”字.其中属于鱼的是带鱼、鲨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渤海以其博大辽阔孕育了丰富的动物资源,其中浮游动物100多种,底栖动物140多种,游泳动物120余种.代表种类有水母、黄海葵、三疣梭子蟹、泥螺、毛蚶、沙蚕、文蛤、褶牡蛎、中国对虾、脊尾白虾、黄鲫鱼、鲈鱼、海豚等.
请回答:
(1)动物学家通常将以上动物分成为两大类,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
(2)水母、黄海葵属于腔肠动物,它们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构成.
(3)文蛤身体柔软,以水中的微小生物为食,运动器官为斧足.
(4)中华对虾、三疣梭子蟹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5)鲈鱼为温水性近海中下层鱼类,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6)海豚是聪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动物,已被有关国家训练为“海豚兵”,能够识别侦查,摧毁敌方战舰,从行为获得途径上分析,这属于学习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不久以前,市近郊一养鱼专业村,村民们不断发现鱼塘里的鱼大面积集群死亡,村民们弄不清鱼塘里的鱼为何集群死亡的原因.一时间,出现各种迷信传言,也有的村民不相信传言.为了弄清鱼的死亡原因,便拨打了晚间新闻热线,求助相关部门.
经过相关部门的调查,发现鱼塘里的鱼集群死亡的原因是鱼塘的水质变坏所致.
请你设计一个科学实验,来探究这样的水质是否适合鱼的生存.
(1)若你提出的问题是:该村鱼塘的水质是否会影响鱼的生存?
(2)根据上述提问,你作出的假设是:该村鱼塘水质导致了鱼的集群死亡.
(3)你的探究实验中控制的变量为水质.
(4)根据你的实验假设和控制的变量,补充完整你将选用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甲、乙两个容量相等的养鱼盆,甲盆盛足够的该村鱼塘水、乙盆盛等量的适合该村所养殖的鱼能健康生活的水,以及若干条健康的该村所养殖的鱼等.
(5)你设计的实验步骤为:
(6)根据你的实验设计,预测你的实验结论为:
若甲、乙两盆中的鱼均能正常生活,则说明此鱼塘中的水质不是导致鱼集群死亡的原因.
②若甲、乙两盆中的鱼均全部死亡,则说明鱼的集群死亡与水质无关,可能存在其它原因.
③若甲盆中的鱼全部死亡,乙盆中的鱼生活正常,则说明该村鱼塘中的水质是导致鱼集群死亡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观察图中的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草履虫属于单细胞 生物.青蛙属于两栖类,它的呼吸主要是通过肺和皮肤辅助进行的.
(2)蝗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因家兔在繁殖和哺育后代的过程中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所以属于哺乳动物.
(3)将图中的生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草履虫→蝗虫→鱼→青蛙→家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胞结构中,有“遗传信息库”之称的是[4]细胞核.
(2)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
(3)切开番茄时,流出的红色汁液主要是细胞液,它来自图中的[5]液泡.
(4)图中有“能量转换器”之称的是[3]叶绿体.
(5)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学习了蝗虫呼吸后,同学们对蝗虫的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些同学认为其呼吸器官在头部,有些同学则认为在胸腹部,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最终决定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这一难题,请你帮助他们共同完成探究.
实验器材和用具:试管、活蝗虫、清水
(1)提出问题:蝗虫的呼吸器官在哪里?
(2)作出假设: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
(3)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并放入相同体积的清水.
②把两只大小相同活蝗虫甲、乙试管中,甲中蝗虫的头部浸人水中,露出胸腹部;乙中的蝗虫的胸腹部浸人水中,露出头部.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蝗虫的存活情况.
④结果预测:甲中的蝗虫仍然活着,乙中的蝗虫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家燕是我们熟悉的一种侯鸟,每年春天从遥远的南方飞来,在房梁上或屋檐下筑巢、繁育后代;秋天又迁飞南下,到温暖的南方过冬.请就了解的家燕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家燕的秋去春来,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迁徙是鸟类的先天性行为.
(2)迁徙的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我们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时会发现: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前肢特化成翼;胸部有发达的胸肌牵动两翼飞行,鸟的飞行生活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鸟的食量大,消化速度快,鸟的长骨中空,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3)我们要注意保护动物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那么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将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叫生态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风光旖旎,山川如画的莆仙大地也面临着一些环境灾害.请将这些环境灾害与造成灾害的原因用线连接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