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4082  74090  74096  74100  74106  74108  74112  74118  74120  74126  74132  74136  74138  74142  74148  74150  74156  74160  74162  74166  74168  74172  74174  74176  74177  74178  74180  74181  74182  74184  74186  74190  74192  74196  74198  74202  74208  74210  74216  74220  74222  74226  74232  74238  74240  74246  74250  74252  74258  74262  74268  74276  203614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选择题

当向蓝色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时,观察到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沉淀又逐渐溶解成为深蓝色的溶液,向深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又生成了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中,又生成了红色粉末状固体和SO2气体,同时溶液呈蓝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推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Cu2+和Ag+相似,能与NH3结合生成铜氨络离子

B.白色沉淀为+2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溶于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

C.白色沉淀为+1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在酸性条件下,Cu+只被氧化

D.反应过程中消耗的SO2与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选择题

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氯(SOCl2)中形成的,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

B.上述过程中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C.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2)被还原为Li2SO3

D.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与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选择题

1840年,俄国化学家盖斯(G·H·Hess)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总结出了一条规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盖斯定律。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以利用盖斯定律间接计算求得。已知3.6 g碳在6.4 g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热量。已知每摩单质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热量为Y kJ,则1mol C与O2反应生成CO的反应热△H为(    )

A.-Y kJ/mol                                 B.-(10X-Y) kJ/mol

C.-(5X-0.5Y) kJ/mol                    D.+(10X-Y)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选择题

在200 mL含Mg2+、Al3+、NH4+、H+、Cl-等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y的差值为0.1 mol

B.原溶液中c(Cl-)=0.75 mol·L-1

C.原溶液的pH=1

D.原溶液中n(Mg2+)∶n(Al3+)=5∶2[来源:Zxxk.Co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列信息,推断元素,并按要求回答相应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填空题

甲醇被称为2l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Ⅰ和Ⅱ,用CH4和H2O为原料来制备甲醇。

(1)将1.0 mol CH4和2.0 mol 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4(g)+H2O(g)CO(g)+3H2(g)……Ⅰ,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

①已知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min,

②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         。图中的P1_      _P2(填“<”、“>”或“=”),

100℃时平衡常数为_                    _

③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将_        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2)在压强为0.1 MPa条件下, 将a mol CO与 3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  CH3OH(g) ……Ⅱ。

④该反应的△H_         _0,△S_       _0(填“<”、“>”或“=”)。

⑤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                    _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1mol CO和3mol H2

⑥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的表中。

l  实验编号

l  T(℃)

l  n (CO)/n(H2

l  P(MP)

l  ⅰ

l  150

l  1/3

l  0.1

l  ⅱ

l  __

l  __

l 5

l  ⅲ

l  350

l  __

l  5

 

 

 

 

 

 

           A.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B.根据反应Ⅱ的特点,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其在0.1MPa和5MPa条件下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曲线示意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填空题

针对苏教版化学I第75页上“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如盐酸、硫酸铜溶液等)反应转化为+2价铁的化合物,如果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如氯气、双氧水等)反应则转化为+3价的化合物”的叙述,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通过以下实验探究“新制的还原性铁粉和盐酸的反应(铁过量)”。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检验反应后混合物中的二价铁的实验方法和现象是         ;但在实验中往往又看到血红色迅速褪去,同时溶液呈黄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学生在做实验时往往滴加双氧水的浓度过大,或者过量,还看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2)有资料介绍“取少量反应液(含二价铁)先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若再滴加过量新制氯水,却发现血红色褪去。同学对血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各自的假设。某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如果+3价铁被氧化为FeO42-,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探究高铁酸钾的某种性质。

【实验1】将适量K2FeO4固体分别溶解于pH 为 4.74、7.00、11.50 的水溶液中,配得FeO42浓度为 1.0 mmol·L-1(1 mmol·L1 =103 mol·L1)的试样,静置,考察不同初始 pH 的水溶液对K2FeO4某种性质的影响,结果见图1(注:800 min后,三种溶液中高铁酸钾的浓度不再改变)。

【实验2】将适量 K2FeO4 溶解于pH=4.74 的水溶液中,配制成FeO42浓度为 1.0 mmol·L-1 的试样,将试样分别置于 20℃、30℃、40℃和60℃的恒温水浴中,考察不同温度对K2FeO4某种性质的影响,结果见图2。则

①实验1的目的是                                                     

②实验2可得出的结论是                                              

③高铁酸钾在水中的反应为4 FeO42+10 H2O4 Fe(OH)3 +8OH+3 O2↑。由图1可知,800 min时,pH=11.50的溶液中高铁酸钾最终浓度比pH=4.74的溶液中高,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填空题

学校化学实验室一试剂瓶标签严重破损,只能隐约看到一些信息,如图所示。

(1)该物质(M)分子式为:                 ;

(2)A与M互为同分异构体,B无支链,B与羧酸和醇都能发生酯化反应,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转化:

C与F互为同系物,H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H物质得到的1H-NMR谱中有5个吸收峰。

①A的结构简式为                             

②写出一个证明E中官能团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写出C与D反应生成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与H官能团种类和数目都相同的同分异构体任意两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填空题

石油化工排放的废水中常含有多种还原性物质。向水样中加入稍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充分反应后,再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以检测石油化工废水中还原性物质的含量。

       ⑴ 配制0.010mo1·L1标准硫酸亚铁铵溶液500 mL时,需称取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O]的质量为              g。

       ⑵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后浓度会发生变化,需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硫酸亚铁铵溶液的实际浓度。现取0.0040 mo1·L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0.00 mL,滴定时,用去25.00 mL硫酸亚铁铵溶液,则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为           (K2Cr2O7的还原产物为Cr3)。

       ⑶实际操作中,检测人员在标定标准硫酸亚铁铵溶液浓度时,每次取浓度值为c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0.0 mL,计算时只要测出滴定中消耗的标准硫酸亚铁铵溶液的体积(V,单位mL)就可以依据一个简单的计算式直接计算出标准硫酸亚铁铵溶液的实际浓度。该计算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选择题

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使福岛第一核电站受损,泄漏放射性物质131I、132I、和134Cs、137Cs等导致核污染。服用一定剂量的碘片可防放射性碘的伤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31I、132I、134Cs、137Cs是四种不同的核素      B.食用碘盐不能防辐射

C.碘片的主要成分是I2                        D.核能仍然是重要能源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