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我们平时饮用的葡萄酒呈红色,其原因是( )
A.酒精发酵前榨汁时榨出的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 |
B.是红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色素 |
C.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红色的食用色素 |
D.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
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为碳源 |
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
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
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
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区就可以 |
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这种做法体现了( )
A.实行“循环经济”的原理 |
B.低消耗,多效益原则 |
C.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 |
D.建立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析,合理的观点是( )
A.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不会与野生物种杂交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
B.运用重组基因技术可以将致病菌或病毒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 |
C.所有的转基因食品都不会危害人类的健康 |
D.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不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或者引起中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不必担心 ( )
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进而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 |
B.载体的标记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 |
C.目的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 |
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可能打破生态平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移植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受体的影响 |
B.胚胎干细胞具有体积大、细胞核小、核仁明显等特点 |
C.体外受精时采集的精子需放入培养液中培养以达到获能状态 |
D.胚胎分割是将早期胚胎切割成几等分,最终产生同卵多仔后代的技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胚胎工程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
A.移植胚胎干细胞使退化的组织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 |
B.进行胚胎移植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 |
C.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分割产生同卵双胎 |
D.在小鼠腹腔中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割后的胚胎或细胞可以直接移植给受体 |
B.胚胎培养是胚胎工程的最终技术 |
C.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 |
D.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卵细胞采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有些动物在采集时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 |
B.对有些动物从输卵管中取出的卵子,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
C.对有些动物可以直接从活体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 |
D.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也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