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人“奔月”梦想。
(1)发射“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的第三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下列是298K时,氢气(H2)、碳(C)、辛烷(C8H18)、甲烷(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O2(g)== H2O(l) △H =-285.8kJ/mol
C(s)+O2(g)== CO2(g) △H=-393.5kJ/mol
C8H18(l)+O2(g)== 8CO2(g)+ 9H2O(l) △H=-5518kJ/mol
CH4(g)+2O2(g)== CO2(g)+ 2H2O(l) △H=-890.3kJ/mol
通过计算说明等质量的H2、C、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发射“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的第三级使用液氢和液氧这种推进剂的优点是
; (请写两条) 。
(2)已知:H2(g)== H2(l); △H=-0.92kJ/mol
O2(g)== O2(l); △H=-6.84kJ/mol
H2O(l)== H2O(g); △H=44.0kJ/mol
请写出液氢和液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如果此次发射“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所携带的燃料为45吨,液氢、液氧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态水,总共释放能量 kJ(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氢气、氧气不仅燃烧时能释放热能,二者形成的原电池还能提供电能,美国的探月飞船“阿波罗号”使用的就是氢氧燃料电池,电解液为KOH溶液,其电池反应式为:负极:
; 正极: ;总反应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在25℃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难溶于水,
且Ksp(AgX)= 1.8×10-10,Ksp(AgY)= 1.0×10-12,Ksp(AgZ)= 8.7×10-17。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gX、AgY、AgZ三者的溶解度(用已被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1L溶液表示)S(AgX)、S(AgY)、S(AgZ)的大小顺序为: 。
(2)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25℃时,若取0.188g的AgY(相对分子质量188)固体放入100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4)由上述Ksp判断,在上述(3)的体系中, (填“能”或“否”)实现AgY向AgZ的转化,并简述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所占比例常用该气体的分压表示,下图是SO2在水中溶解度与SO2分压关系图。
(1)上图反映SO2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这些因素如何影响SO2气体的溶解度 。
(2)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除去SO2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有一种方法叫“石灰石脱硫”法,原料为石灰石,产品为石膏。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3)一氧化碳也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汽油在汽车发动机中的不完全燃烧可表示为:
2C8H18+23O212CO2+4CO+18H2O
①某环境监测兴趣小组的同学描绘某市市中心地区空气中CO含量变化曲线(横坐标表示北京时间0到24小时,纵坐标表示CO含量),你认为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D
②为了解决机动车污染空气的问题,你有何建议?(提2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红矾钠(重铬酸钠:Na2Cr2O7?2H2O)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在印染工业、电镀工业和皮革工业中作助剂,在化学工业和制药工业中也用作氧化剂,应用十分广泛。
(1)实验室中红矾钠可用铬铁矿(主要成分:FeO?Cr2O3)利用以下过程来制取。
①步骤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在常温下该反应速度极慢,下列措施中不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A.升高温度 B.将原料粉碎
C.增加纯碱的用量 D.通入过量的空气
②步骤Ⅱ中所得溶液显碱性,其中除含有Na2CrO4外还含有铝、硅元素的化合物,它们的化学式可能是 、 。
③步骤Ⅲ需将溶液的pH调至7~8并煮沸,其目的是 。
④步骤Ⅳ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将红矾钠与KCl固体按1:2(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溶于水后经适当操作可得到K2Cr2O7晶体。请填写表中空格,完成上述过程。
序号 | 实验步骤 | 简述实验操作(不必叙述如何组装实验装置) |
① | 溶解 | 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水,充分搅拌直到固体不再溶解。 |
② | ||
③ | ||
④ | ||
⑤ | 过滤、干燥 | 得到K2Cr2O7晶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
实验选用细铜丝、98.3% 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没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材料一:小组交流摘录
学生1:加热前,无现象发生;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有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中,黑色物质是什么?值得探究!
学生2:加热后,我也观察到黑色颗粒状物质,后来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我想该灰白色固体极有可能是未溶于浓硫酸的CuSO4。
学生3:你们是否注意到液面以上的铜丝也发黑,而且试管上部内壁有少量淡黄色S固体凝聚,会不会液面以上的铜丝与硫发生了反应,我查资料发现:2Cu+S=Cu2S(黑色)。
材料二:探究实验剪辑
实验1: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铜丝重新变得光亮,溶液呈蓝绿色;将光亮的铜丝置入加热的硫蒸气中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
实验2:截取浓硫酸液面上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将浓硫酸液面下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蓝绿色。
实验3:将溶液中的黑色颗粒状物质,经过滤、稀硫酸洗、蒸馏水洗、干燥后放入氧气流中加热,然后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发现质量减少10%左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 ;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
。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你的猜想是: 。
(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 (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以下是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的一种工艺流程。
(1)操作I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
(2)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机理与下列物质相同的是______(填代号)。
A.84消毒液(NaClO溶液) B.双氧水 C.甲醛 D.75%酒精
(4)高锰酸钾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下列试剂保存不需要棕色试剂瓶的是_______(填代号)。
A.浓硝酸 B.硝酸银 C.新制氯水 D.烧碱
(5)该生产中需要纯净的CO2气体。若实验室要制备少量纯净的CO2所需试剂最好选择___ __(选填代号)。
A.石灰石 B.稀HCl C.稀H2SO4 D.纯碱
所需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选填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现象 | 解释 | |
A |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B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C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
D |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 2NH3,D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降温,V正、V逆都减小,且V正减小倍数大于V逆减小倍数
C.加压,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倍数
D.加入氩气,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倍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使镁原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
x Mg+Mo3S4 Mgx Mo3S4 ;在镁原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g2+向正极迁移 B.正极反应为:Mo3S4+2xe- = Mo3S42x-
C.Mo3S4发生氧化反应 D.负极反应为:xMg - 2xe- = x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按括号内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得到无色、碱性、澄清溶液的是( )
A.Na+、Al3+、Cl-、OH- (5:1:4:4) B.NH4+、Ba2+、OH-、Cl- (1:1:1:2)
C.Fe3+、Na+、Cl-、S2- (1:2:3:1) D.K+、H+、I-、HCO3- ( 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