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状元之路3+x综合高考总复习 生物 题型:071
如图所示,种群A和B是最早生活在同一区域的种群,后来由于水的阻碍分离为两个独立的群体。如果群体A生活环境经历剧烈变化,而群体B的环境无此变化,试分析回答:哪一个群体的进化速度快?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状元之路3+x综合高考总复习 生物 题型:071
简答题
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的密度,种群的性别比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________例如________;(2)________例如________;(3)________例如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状元之路3+x综合高考总复习 生物 题型:071
简答题
在一种群中,生物体的死亡常常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别,若将某一动物的种群分为几个年龄阶段,分别求出每个年龄阶段的存活率,再按年龄百分比画成关系曲线图,便得到该动物的存活率和年龄关系曲线图,上图中甲、乙、丙代表3种不同的动物,据图回答:
(1)曲线图中a、b段表示甲动物________。
(2)c、d段可表示乙动物________。
(3)丙曲线表示________,如果丙为野生动物,据此,我们将应做好________保护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状元之路3+x综合高考总复习 生物 题型:071
有机合成是近代有机化学创立的标志,在有机化学发展的历史潮流上有过几次重大的突破。
(1)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用无机物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实验过程简述如下:
(2)美国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装置(如右图所示)。抽空后将中(a)泵入玻璃仪器内,再把B中的水煮沸,使用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放电7天,经(b)冷却后,产物沉积在C中,它含有包括氨基酸在内的多种有机物。
(3)1965年9月,我国科学家汪猷等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生理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另外,1981年11月,我国科学家又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2)图中A内为模拟________中发生________。B、C中的液体相当于________。
(3)维勒和米勒的实验表明________。
(4)结晶牛胰岛素合成的化学意义和生物学意义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状元之路3+x综合高考总复习 生物 题型:071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曾发生核泄露,使居住在附近的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核泄露后,一些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放射性物质,假设其中一种是铀核,并释放粒子。有一男一女由于受到辐射而分别患上了血友病和白化病。女方的一个儿子(正常)和男方的女儿(白化病)结婚。试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轴
(2)已知轴核质量为3.853131×kg,钍核质量为3.786567×kg。放出粒子的质量为6.64672×kg,求一个铀核在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能量?
(3)这一男一女患病是由于受到核辐射而导致的________。
(4)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
(5)这对夫妇的儿子中,不患病的几率是________,患病的几率是________。
(6)若这对夫妇已有两个儿子,一个患血友病,一个患白化病,则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几率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状元之路3+x综合高考总复习 生物 题型:071
臭氧集中在离地面20km~25km以上的大气平流层。由于臭氧在紫外光波长200~300nm的谱段有强吸收带,在300~340nm的谱段有弱的吸收带,在440~740nm可见光区有吸收带,所以臭氧层可以大量吸收紫外线和可见光,从而使人类和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辐射的伤害,但目前臭氧层正受到破坏。
(1)用紫外线、X射线、中子、γ射线等各种射线或激光,照射到动植物或微生物上,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诱发其中一部分个体发生________,这是基因的________发生改变的结果。
(2)上述性状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称________。这类变异的来源除上述外,还可以来自于________和________。
(3)下列因素中:①冷冻剂氟里昂的泄漏;②超音速运输机的高空飞行;③可燃物燃烧生成的,可能危害臭氧层的是
[ ]
(4)高空中的氧气受阳光中紫外线照射,通过下面的反应形成臭氧:
写出以上①②反应的总方程式。
(5)设地球半径为R,在离地面20km~25km处平均温度为,压强为,地球表面温度为,大气压强为。试写出这部分臭氧全部集中在地表的厚度h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启东中学内部讲义·高考生物专题教程 题型:071
太阳是银河系中极为普通的一颗恒星,剧烈的热核反应使之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绝大部分集中在紫外波段、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它们的能量分别占总辐射的9%、44%和47%。
地球的大气层中,基本不变的成分为氧、氮、氩等,占大气总量的99.6%,可变气体成分主要有、水汽和臭氧等,这些气体的含量极小,但对大气物理状况的影响极大。
大气臭氧层一般是指高度在离地面10~25km的大气层,其中臭氧的深度很低,将其折合成标准状态,其总累积厚度也不超过0.3cm,其含量虽小,但对地球上的气候和生物影响很大。
(1)大气压强P随距地面高度Z的增大而减小,经验公式为,其中为地表的气压值,e=2.718。若臭氧层集中在24km的高空处,设在该高处的温度为-50℃。试估算臭氧层的厚度。
(2)简要说明臭氧层对地球生物圈的意义。
(3)臭氧的生消可以简化如下的反应方程:高空大气中的一个重要的光化学反应是氧分子呼吸太阳辐射中波长λ<0.24μm的光子,离解为氧原子,即
+hv(λ<0.24μm)→O+O
由此可见形成一系列的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氧原子和氧分子在第三体(M)的参与下形成臭氧,其反应方程为________。
这里的M主要是氧原子或氮分子,它们在反应过程中同时满足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所必需的。
臭氧在λ<0.18μm的辐射作用下,能离解成氧分子和氧原子,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人类的活动所产生的一些气体,能对大气中的臭氧起到破坏的作用。使其含量减少,将造成严重后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活和生存。这些年来,屡有在南极或北极,甚至在西藏出现臭氧黑洞的报道,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简要说明人类活动产生的哪些气体对大气臭氧层能起破坏作用。
(5)人类大量燃烧矿物放出大量,使大气中的浓度不断增加,这将对人类造成哪些后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启东中学内部讲义·高考生物专题教程 题型:071
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从1972年开始,每年均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中关于水的主题:1976年是“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81年是“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可见水的重要性。
水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如地下水流动把地层中某些矿物溶解,使某些地区水体盐分、微量元素浓度偏高或因植物腐烂中产生的毒物而影响了当地的水质。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工业排放的废水。此外,还包括生活污染水、农田排水、降雨淋洗大气中的污染物以及堆积在地上的垃圾经降雨淋洗流入水体的污染物。
水体污染物种类繁多,按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危害。
某些工业废水、施用磷肥和氮肥的农田及生活污水(有含磷增净剂的洗涤剂)中,都含有氮和磷,它们并非有害元素,而是植物营养元素,引起藻类及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导致水中氧气大量减少而使水生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腐败,致使水质恶劣化。
②需氧物质污染及危害。
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纸工业废水,含有糖、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有机物;在石油的开采、储运、炼制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原油和各种石油制品进入环境。这些物质悬浮或溶解于污水中,经微生物的化学作用而分解,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因而被称为需氧污染物。这类污染物造成厌氧分解,产生恶臭(生成硫化氢、氨和硫醇等有难闻气味),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③酸、碱、盐等无机物污染及危害。
④重金属污染及危害。
污染水体的重金属有汞、镉、铅、铬、钒、钴、钡等。其中以汞的毒性最大,镉、铅、铬也有较大危害。
重金属在工厂、矿山生产过程中随废水排出,进入水体后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经食物链富集,能逐级在较高级生物体内千百倍地增加含量,最终进入人体。1955年~1972年日本富士山县神能川蜮,日本三人金属矿业公司锌铅冶炼厂排放含镉废水,污染神通川。两岸居民和矿工出现怪病,患者腰、膝关节疼痛,随后遍及全身,最后骨骼萎缩,饮水不进,在衰弱中疼痛而死亡。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氮和磷等是生物体内的必须元素,而池塘中氮、磷含量过高,反而会引起富营养化而导致大量水生生物的死亡,请分析说明原因。
(2)水中的动植物尸体在微生物的分解下能产生出硫化氢、氨等难闻的气体,问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何种有机物。
(3)工业上为了处理含离子的酸水,采用以下处理方法:
①往工业废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
②以铁作为阳极进行电解。
③鼓入空气。
经一段时间后,使废水中含铬量降到可排放的标准。
请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处理含的工业废水的原因。
注:开始沉淀的pH值为2.7,沉淀完全的pH值为3.7。开始沉淀的pH值为7.6,沉淀完全的pH值为9.6,并且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
(4)测定污水中的含量,可以用作为还原剂,采用适当的指示剂,对污水进行滴淀,若量取10.00mL污水,用0.0100mol/L的滴定,其共用去溶液12.00mol。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作氧化剂时,被还原成。
①写出与存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计算污水中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启东中学内部讲义·高考生物专题教程 题型:071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人工采伐,使森林面积锐减,导致大气中浓度迅速增加;同时生物的新陈代谢也产生。大气中对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不吸收,但对从地表射向太空的长波光,特别是红外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从而阻碍了地球向太空辐射能量。
(1)人们习惯上把大气中以为主的气体所产生的效应称为
[ ]
A.光热效应
B.光气效应
C.温室效应
D.光电效应
这种效应会使________。
(2)大量采伐森林会使大气中浓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植物的这种作用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为了减缓大气中浓度的增加,除了植树造林外,主要可行的措施还有________等。
A.优化能源结构
B.减少地球上的生物,因为它们的新陈代谢要产生大量
C.利用化学方法回收空气中的
D.对燃料及燃烧进行优化处理
E.将燃油汽车改为燃液化气汽车
F.降低工业化程度
(4)植树造林不仅可以减少空气中的,还可中以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减少灾害等。风沙的移动会带来很多灾难,而它又与风速有关。森林对风有很好的减速作用。若两地间风速差的平方与两地距离的2/3次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若风吹到林区时速度为30m/s,要求减弱5m/s,则林区的宽度为多少米?此时风的能量减少为原来的多少倍?(设空气密度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启东中学内部讲义·高考生物专题教程 题型:071
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酵母菌悬浊液,在30℃、1.01×下培养6小时,吸收99.6mL,放出224.1mL对此回答下列问题(假如30℃、1.01×下的1mol气体的体积是24.9L,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回答量时小数点以下四舍五入):
(1)以葡萄糖为呼吸基质发生两种化学变化,分别写出两种表示反应最初产物和最终产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在上述反应中产生多少mg酒精?
(3)在上述反应中多少mg葡萄糖被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