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06146  206154  206160  206164  206170  206172  206176  206182  206184  206190  206196  206200  206202  206206  206212  206214  206220  206224  206226  206230  206232  206236  206238  206240  206241  206242  206244  206245  206246  206248  206250  206254  206256  206260  206262  206266  206272  206274  206280  206284  206286  206290  206296  206302  206304  206310  206314  206316  206322  206326  206332  20634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C.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

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样品,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取45g石灰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45g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g

2)本实验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并说明理由_____

3)列式计算45g石灰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时,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做了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如图1)。

(实验现象)甲同学的实验中溶液有气泡冒出,乙同学的实验中溶液无气泡冒出。

1)写出甲同学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提出问题)乙同学的实验中溶液为什么没有气泡冒出?

(查阅资料)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不仅可以生成二氧化碳还可以生成碳酸氢钠

(实验)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编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用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缓慢注入少量的稀盐酸,边注入边振荡

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

Ⅱ.换注射器2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Ⅰ.用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继续注入稀盐酸至较多气泡产生

细玻璃管中液柱明显升高

Ⅱ.换注射器2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细玻璃管在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实验中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的原因:少量稀盐酸滴入导致小药瓶内气体体积略微压缩,_____

3)实验中Ⅰ的现象是_____;实验中步骤Ⅱ:注射器2必须缓慢地从瓶中抽取气体的原因是_____

(实验反思)此反应说明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试另举一例:_____

(若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4分,总分不超过60分)

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利用pH传感器对相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pH12)、碳酸氢钠溶液(pH8.2)与稀盐酸反应时,pH的变化与盐酸体积的关系进行了测定,并做了如图3所示的对比图:

图中各线段实验现象如下表:

溶液

线段

实验现象

Na2CO3

AB

无气泡

BC

有少量气泡

CD

有大量气泡

DE

几乎无气泡

NaHCO3

MN

立即有大量气泡

NE

几乎无气泡

4)在AB段,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

5)分析图表,体现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分两步:

第一步反应:Na2CO3 +HCl=NaCl+NaHCO3

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两种常见气体可以用A装置制取,这两种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实验室收集O2,所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代号)。

2)集满O2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后应_____(选填“正”或“倒”)放在桌上;A装置中,长颈漏斗的颈端必须插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铁架台已略去),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请你一起完成相关问题:

1)兴趣小组同学根据上述图甲装置中出现的现象,得出了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CO2CO的混合气体的结论,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具体现象是_____

2)张强同学提出: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和安全使用的角度出发,图甲装置可进行改进,用改进后的装置同样可以探究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请写出他的改进方法(不需要写具体操作):_____

3)兴趣小组同学继续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将混合气体进行分离(收集装置略去),则锥形瓶中加入的是_____(填“NaOH”“Na2CO3”、或“Ca(OH)2”)溶液,简要写出将两种气体分离的具体操作方法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利用了物质的_____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___

(4)步骤⑤所得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了石墨的______性。

2干电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双氧水与回收的二氧化锰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其硬度 填“大于”或“小于”纯铜。将足量的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锌比铜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B.甲物质的溶液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C.在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CO在催化剂Pt/Al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图为该反应过程的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 CO2N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该装置的最大贡献是将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稀HCl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稀HCl滴入NaOH溶液中

B. 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C. A点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D. 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会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