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氯元素有两种同位素35Cl和37Cl,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则自然界中氯元素的两种同位素35Cl和37Cl的原子个数比约为
A.3:1 B.1:1 C.1:3 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五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①16O2和18O2 ②H2SiO3和H4SiO4 ③O2和O3 ④H2O和H2O2
⑤金刚石、石墨和C60 ⑥红磷和白磷
A.只有②③⑤ B.只有③⑤⑥ C.只有①③⑤ D.只有①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8分)向由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 mL 6 mol?L-1的稀硝酸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同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NO 224 mL。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Cu2O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产物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为 。
(3)若原混合物中有0.01molCu,则其中Cu2O的物质的量为 , CuO的物质的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4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可选用 (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生石灰 D.五氧化二磷 E.烧碱
(3)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右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并将编号填入下列B 、D 、E 。
(4)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混合就能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就是氯化铵:
步骤①:取固体样品加少量水溶解,分装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附近,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该固体中含有
步骤②:
(5)若从装置C和G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N2和少量C12,应如何处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5分)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均能形成简单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且A、B、C、D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已知:①常温下,F的单质是一种有色气体,常用于杀菌、消毒;
②A的氧化物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于盐酸。
③C的氢化物分子G是具有10电子微粒,且以发生下列转化
④E和D是同一主族的元素,二者能形成微粒的个数比为1:2和1:3的化合物T和K;
⑤B和D可形成微粒个数比为1:1和2:1的离子化合物X和Y。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的名称是 ;
(2)E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3)请将A、C的元素符号填在如图所示部分元素周期表的适当位置上。
(4)G的电子式为 。化合物X所含化学键类型有 。
(5)A的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T与F单质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G与D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M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9分)下图是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已知E是固体单质,六种物质均含有E元素。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D ;E ;F 。
(2)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B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7分)(1)A、B、C、D四种元素位于短周期内,B、C、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由此推断:
①A与D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B与D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③A与C组成的化合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_。
④已知A、B、C、D可组成一种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为8123,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属_____________(离子、共价)化合物。
(2)A、B两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B所在周期的元素的种类分别为m和n。如果A、B同在IA族,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_。如果A、B同在ⅦA族,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