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一6-2、3、4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 题型:综合题
某医院为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请回答:
(1)培养之前,肿瘤组织必须先用__________处理成单个细胞。
(2)与正常的细胞相比,在肿瘤组织中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两项)。
(3)治疗癌症的途径之一是用药物抑制__________,从而将癌细胞的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
(4)某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X,对此类肿瘤有较好疗效,请你设计一个方案验证。(写出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上述药物X真有较好的疗效,我们可将其与__________连接制成“生物导弹”,实现绿色治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1-1、2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题型:选择题
(2010届广州质检)人体剧烈运动,当肌肉细胞缺氧时,pH是降低还是升高?pH的这种变化是由哪种物质引起的?需何种缓冲物质进行调节( )
A.降低、CO2、NaHCO3 |
B.升高、CO2、H2CO3 |
C.降低、乳酸、NaHCO3 |
D.升高、乳酸、Na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1-1、2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题型:选择题
高等动物细胞获得的O2,由体外到细胞内的途径是( )
①细胞 ②内环境 ③呼吸系统 ④循环系统 ⑤体外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②④⑤ |
C.①②④③⑤ |
D.⑤③④②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1-1、2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题型:选择题
动物体内的物质代谢主要发生在( )
A.胃内 |
B.小肠内 |
C.肝脏内 |
D.细胞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题型:选择题
(2009年江苏生物)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题型:选择题
(2008年江苏卷)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2011学年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题型:选择题
(2008年宁夏卷)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