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9分)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将锌粒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锌粒表面附着了一层松散的黑色粉末状物质,而不是预期的红色物质。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大家认为黑色物质可能由Cu、CuO和Zn组成。同学们决定对黑色物质进行探究。
1.小组成员认为黑色物质中含有氧化铜,是反应过程中生成了Cu(OH)2分解产生的。
请说明反应过程中产生Cu(OH)2的原因:_ 。
11.兴趣小组对黑色粉末状物质的组成进行了实验探究。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1g黑色粉末、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稀H2SO4,浓HN03,稀NaOH溶液、蒸馏水
实验报告
(1)实验课题:探究黑色粉末的组成
(2)设计实验方案(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3)实验过程
(4)实验讨论:根据以上探究结果,如果要在锌与CuS04溶液的反应中获得预期的红色物质,改进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常温下,下列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同浓度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B.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2的HNO3溶液与pH=12的NH3?H2O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2的盐酸与pH=11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2:9混合,混合液pH=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2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2N0(g)+2C0(g) =N2(g)+2C02(g)
∆H=-746.4 kJ?mo I -1。起始反应时NO和CO各为4mol,10秒钟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N2为lmol。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5秒钟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O.l?mo I(L?s)-1
B.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将减小,逆反应速率将增大
C.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的关系有: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往容器中充入lmol 02,正、逆反应速率都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CSIC12是一种碱金属的多卤化物,它在化学反应中既可做氧化剂也可做还原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CSIC12溶于水,电离生成:Cs+. I+、Cl-
C.向CSIC12溶液中通入CI2,有12生成
D.向CsICl2溶液中通入S02,有S042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LiFeP04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奥运会绿色能源。该电池放电时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FeP04+Li++e一=LiFeP04负极Li-e一=L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反应为FeP04+Li=LiFeP04
B.充电时,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C.放电时,在正极上是Li+得电子被还原
D.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是硫酸工业的关键反应。压强和 温度对S02转化率的影响如下表(原料气的体积分数为:S027%,O211%,N282%)。 据表分析下列有关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S02的转化率增大
B.S02转化为S03,最好采用600 0C的温度
C.用催化剂不能增大S02的转化率,但能增加反应放出的热量
D. S02尾气可用氨水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氯原子对03分解有催化作用:
03+CI=ClO+02,∆H1:CIO+O=CI+02 ∆H2
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03+O=202 ∆H2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03+0=202 ∆H B.03+O=202是放热反应
C. D.大气层中的臭氧无法再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③除去乙酸乙酷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Na2C03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④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
⑥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均发生了化学反应:①将铁钉放入CUS04溶液中;②向FeS04溶液中滴加浓HN03;③将铜丝放入FeCl3溶液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了氧化性:Fe3+>Fe2+>Cu2-
B.上述实验证明了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实验①、③中的化学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向三个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最终都有Fe(OH)3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