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14  16022  16028  16032  16038  16040  16044  16050  16052  16058  16064  16068  16070  16074  16080  16082  16088  16092  16094  16098  16100  16104  16106  16108  16109  16110  16112  16113  16114  16116  16118  16122  16124  16128  16130  16134  16140  16142  16148  16152  16154  16158  16164  16170  16172  16178  16182  16184  16190  16194  16200  16208  211419 

科目: 来源:江西省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一个课堂实验,请你参与活动。
【实验目的】该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实验步骤:
1、向装有5ml较浓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
2、将上述溶液加热至气体不再生成
3、等试管冷却后,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了。
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思考】
(1)实验步骤2的目的是排除了_________的干扰,使实验更加完整。
(2)郝嘉同学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在NaOH溶液中滴几滴酚酞,这时酚酞显红色,再通入CO2,如果CO2能与NaOH反应,酚酞会褪色。你认为他的设计方案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温室效应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某校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广州市开展的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中,为了研究空气中CO2含量对空气温度的影响,进行了下列实验,如下图所示。
实验一,制取研究所需的CO2气体。实验室可用图中所示的A、B装置制取CO2
(1)写出装置中a、b仪器的名称:a____,b____;
(2)与A装置相比较,B装置的优点是便于在反应过程中____。
实验二,探究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对是空气温度的影响。
步骤1:用5个规格相同的塑料矿泉水瓶分别收集1瓶空气、1瓶CO2以及3瓶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CO2含量分别为10%、20%、30%),并用带温度计的胶塞塞紧瓶口。
步骤2:把上述装有气体的矿泉水瓶放到白炽灯下照射,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实验数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3)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仔细分析表中数据,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本次活动的上述数据推测,在相同条件下,当CO2含量为25%时,温度达到25.4℃需要的时间范围为_______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小明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将一个充满CO2的试管倒立于其中。
(1)观察到的现象有:a_________;b_________。
(2)若换用澄清石灰水,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取一个吹足气的小气球,放在烧杯或小塑料桶里,通入足够浓度的二氧化碳。一会儿,小气球就乖乖上浮,悬在烧杯中央(如图)。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问答题

将两支蜡烛点燃放在烧杯中(如图),再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壁缓缓倒入。
(1)该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
(2)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
(3)性质决定用途。请你根据上述性质指出与此相关的二氧化碳的一个用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_________;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期末题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

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B.②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C.③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D.④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I纸花变红;Ⅱ_____________;Ⅲ纸花不变色;Ⅳ________________。
(2)I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Ⅱ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Ⅲ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四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津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写出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锥形瓶内的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的原因是              。
(4)如B图所示,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蜡烛的烧杯中,发现上层蜡烛先熄灭,试解释原因。 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