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73  16081  16087  16091  16097  16099  16103  16109  16111  16117  16123  16127  16129  16133  16139  16141  16147  16151  16153  16157  16159  16163  16165  16167  16168  16169  16171  16172  16173  16175  16177  16181  16183  16187  16189  16193  16199  16201  16207  16211  16213  16217  16223  16229  16231  16237  16241  16243  16249  16253  16259  16267  211419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不添加防腐剂的绿色食品.某同学对其中的食品保鲜剂(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进行探究.
[查找资料]食物腐败是因为微生物在食物上生长,再加上充足的水和氧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迅速繁殖.但只要缺少一种条件,就可以防止食物腐败.常见的具有吸水性的物质有以下几种:①浓硫酸 ②生石灰 ③氢氧化钠 ④铁粉
[活动探究]
(1)初步探究:你认为①-④的物质中,不适合做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2)实验探究:
实验 操作 主要现象 结论与解释
实验1.初步判断 打开这种保鲜剂的包装袋,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进行观察. 该样品为白色固体. 该保鲜剂一定不是
______.
实验2.对该保鲜剂的有效性进行探究 向实验1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 形成白色浑浊液体,试管壁发热. 结论:该保鲜剂______
(填“有效”或“失效”)
实验3.对该保鲜剂的成分进行探究 过滤实验2所得浑浊物,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将滤渣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溶液变浑浊.

有气泡产生.
该保鲜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对于实验3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____.
[活动反思]
(3)对于实验3不能确定的物质,某同学经过仔细研究,认为直接取原固体滴加酚酞溶液,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即可确定是否含有该物质,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说明理由:______.
(4)铁粉也是很好的食品保鲜剂,因为______.
[拓展应用]
(5)根据食物腐败的条件分析,也可以充气包装的方法保鲜.请为充气包装的食品选择一种填充气体:______,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斗门区一模 题型:问答题

为了测定某品牌纯碱(杂质为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在三个烧杯中都加入了11g样品及足量的水配成溶液;②向三个烧杯中加入质量不等的CaCl2粉末;③将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wg的白色固体.实验数据如下:
烧杯Ⅰ 烧杯Ⅱ 烧杯Ⅲ
加入CaCl2的质量/g 5.55 12 15
W/g 5 10 10
回答下列问题:
(1)将烧杯Ⅲ中的溶液蒸干,得到______g固体,该固体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只填化学式).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为了探究硫酸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H+、SO42-)能使指示剂变色?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2SO4(PH=7)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HCl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你的假设是______
(2)实验①和实验②说明______
(3)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______,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同学取回石灰石样品,他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方法是:取石灰石样品8g,将40g盐酸溶液分四次加入,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1 10 5.5
2 10 m
3 10 1.2
4 10 n
(1)如表中m的数值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要制取4.4g二氧化碳,至少需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欲确定某碳酸钠样品(含有少量硫酸钠)中其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进行如下实验:称取样品ag,加水溶解,在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使溶液呈酸性,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沉淀,并将沉淀烘干,称量沉淀为bg.
请回答:
(1)溶液用盐酸酸化的原因是______;
(2)需要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原因是______;
(3)检验氯化钡是否加入过量的方法是______;
(4)计算样品中含Na2CO3质量分数的表达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02,并验证C02的性质.在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把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对此展开探究:
①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②猜想与假设:
小英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青的假设:制得的C02中可能含有HCI气体
③实验探究:
Ⅰ.小英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可能的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沦
探究所用 澄清石灰水是否变质 ①用一支试管另取少
量澄清石灰水
②取稀硫酸与碳酸钠
反应制取CO2
③______
步骤③中现象为:
______
______
______
步骤②中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步骤③可能的反应方程式略
实验结论:
______
Ⅱ.小青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探究制得的C02中是否含有HCI气体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结论:
气体中含有 HCI气体
④反思与评价:小英认为既然用盐酸制得的CO2不纯,为何不用H2SO4代替盐酸.请问小英的想法对吗?______;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某兴趣小组有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查阅资料1]①日常生活中的钢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碳杂质. ②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设计实验]为了探究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取长短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的细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你认为他们的方案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实验探究1]小明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A.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B.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
实验:根据以上假设,他对实验应作的相应改进为:
(1)______;(2)______;(3)______.
[问题2]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2]①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②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2]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问题3]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阅资料3]①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②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Fe3O4 Fe2O3
分解温度/℃ 1538 1400 -
熔点/℃ - - 1535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物是Fe3O4
[拓展延伸]
(1)小林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Fe2O3高温时会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扬州 题型:填空题

为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后表面黑色固体的成分,设计如下过程:
(1)提出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C、______中的一种或两种.
(2)验证假设:灼烧后的铜丝插入足量稀硫酸中,若溶液变蓝,说明必有______;若溶液中有黑色不溶物,说明必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专项题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为了验证纯净干燥的CO和Fe2O3在加热至高温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试回答:
(1)装置A中的药品加入顺序(填序号) _________ ①滴加稀盐酸      ②放入石灰石
(2)指出装置A 的错误 _________ ,应如何改动 _________ ,从A中制得的气体中常混有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杂质气体.(写化学式)
(3)实验装置连接的顺序为(所提供的装置可重复使用,填字母)A→ _________ → _________ →C _________ → _________ →F→B→ _________ .
(4)这位同学所用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___ .
(5)写出上述对应的装置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A中 _________ B中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西 题型:问答题

小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见右下图),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
精英家教网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
【讨论】根据提出问题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
A.酸           B.碱      C.盐
【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______(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
(1)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_;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2)小明认为它是NaOH溶液,小俊认为它是Na2CO3溶液.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俊认为只需选择上图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别出来.他们又进行了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
______

______
猜想②正确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