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2046  152054  152060  152064  152070  152072  152076  152082  152084  152090  152096  152100  152102  152106  152112  152114  152120  152124  152126  152130  152132  152136  152138  152140  152141  152142  152144  152145  152146  152148  152150  152154  152156  152160  152162  152166  152172  152174  152180  152184  152186  152190  152196  152202  152204  152210  152214  152216  152222  152226  152232  15224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澄清石灰水露置于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说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盛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下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写出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用高锰酸钾代替二氧化锰,不仅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而且还能制得更多的氧气,那么,高锰酸钾的作用是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能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2Na2S4+O2+2H2O=8S↓+4NaOH

【实验资料】①上述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不明显.
②Na2S4、NaOH均可溶于水.S为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
【实验过程】①取适量四硫化钠固体放于试管中(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
②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进橡皮塞,充分震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2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3所示).拔下橡皮塞,观察到塞紧橡皮塞.将试管取出.倒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1:h2=5:4
④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2次,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第2次第3次
h1/cm   11.0    11.4    11.6
h2/cm   8.7    9.1    9.2
【解释与结论】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9%(结果精确到0.1%)
【反思与评价】在实验过程?中,若向试管中加水后没有迅速塞紧橡皮塞,则所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资料:已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内容研究氧气性质
步骤I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烧匙中放入木炭,关闭止水夹,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步骤II推入适量过氧化氢(H2O2)溶液
(1)过氧化氢(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2)实验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可以看到的现象,由此得出氧气性质是助燃性;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集气瓶内压强先增大后减小,使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装置可以完成很多实验.若甲中吸有浓氨水,乙中吸有无色酚酞溶液.将甲、乙中的液体同时挤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生变化前的浓氨水是无色液体B.发生变化前酚酞溶液时无色液体
C.放置一段时间后,浓氨水先变红D.放置一段时间后酚酞溶液先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曾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氮气的密度:
①将出去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空气通过烧红的装有铜屑的玻璃管,让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全部除去,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72g/L
②将氨气通过炽热的氧化铜管,全部转化为水、氮气和铜,除去水蒸气后,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08g/L.
两种测量结果又0.0064g/L的差异.瑞利没有放过这一微小的差异,他与英国化学家拉姆塞合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通过精密的实验研究和推理分析,终于发现空气中还存在着一种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氩气.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两种方法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式:2Cu+02$\frac{\underline{\;\;△\;\;}}{\;}$2CuO、2NH3+3CuO$\frac{\underline{\;\;△\;\;}}{\;}$3Cu+N2+3H2O
(2)你认为哪种密度数值是真正的氮气的密度;原因是空气中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外,还含有稀有气体,所以方法一中测定氮气的密度不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北京市加碘低钠盐的标签
配料表:氯化钠含量:(60-80)g/100g
氯化钾的含量:(20-35)g/100g
碘元素含量【含在碘酸钾(KIO3)中】:(18-33)mg/kg
抗结剂:亚铁氰化钾
储存方法:置于干燥阴凉处储存
食用方法:待食品熟后加入
(1)根据包装袋上所要求的食用和储存方法,可以推测碘酸钾可能的化学性质为受热易分解.
(2)用25mg/kg(表示每千克食盐中碘的含量为25毫克)作为食用盐碘含量的新标准.这里的“碘”是指元素(填“分子”或“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对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1个A分子中含有2种原子.
(2)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D(填图中字母)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此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4)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发改变的是①③⑤
①元素种类②化学性质③相对原子质量④粒子电性⑤原子核⑥电子层数⑦最外层电子数⑧核外电子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图1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2)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仅次于氧元素,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3)第三周期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8.
(4)氟化钠是某些牙膏的添加剂,能有效预防龋齿.
①根据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D.
A.质子数为9  B.元素名称为氟  C.元素符为F    D.核外电子数为19.00
②氟化钠用钠与氟气(F2)反应制得.氟气和氢气一样,都是由分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③图2中B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可知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填“得”或“失”)电子.
(5)图2所示的四种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D(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C(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B(填序号);属于纯净物的是C.(填序号)A.矿泉水    B.澄清石灰水    C.蒸馏水
(2)写出空气中2种主要成分的化学式N2、O2.水由水分子构成,铜由铜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3)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水和氯化钠.以上涉及的物质中共有三种元素.1个醋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4,氯化钠中阳离子的符号为Na+
(4)臭氧(O3)是一种具有特殊腥臭味的气体,臭氧和氧气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氧气分子和臭氧分子的构成不同.
(5)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NO),他们都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二氧化碳和氮气(N2).
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填序号).
A.该过程中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B.该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C.该过程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一,也不属于氧化反应
②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为ABC(填序号).
A.使用清洁燃料    B.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C.低碳出行
③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把计算机模型应用于化学研究的三位科学家.针对他们的研究,下列项目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AB(填序号).
A.电子完成从一个原子核外向另一个原子核外的迁移
B.计算机的操作过程
C.揭示了植物绿叶中发生的光合作用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