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49  16057  16063  16067  16073  16075  16079  16085  16087  16093  16099  16103  16105  16109  16115  16117  16123  16127  16129  16133  16135  16139  16141  16143  16144  16145  16147  16148  16149  16151  16153  16157  16159  16163  16165  16169  16175  16177  16183  16187  16189  16193  16199  16205  16207  16213  16217  16219  16225  16229  16235  16243  211419 

科目: 来源: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请帮小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得出结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模拟题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1实验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C.图2中水下白磷通氧气后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____和实验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
(3)实验____和实验____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
(4)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上述措施可以防爆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期末题 题型:实验题

解释下列图示实验中容器内水的主要作用: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燃烧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我们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在250mL烧杯中,注入200mL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烧杯口盖上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干水的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堆红磷(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00℃)。不一会儿,观察到:
⑴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这是因为白磷具有_                ,温度达到_              __又与____       __接触。
⑵若铜片上的白磷量比较多,燃烧一段时间后,铜片上的红磷也会燃烧起来,为什么? 
                                                                                       
⑶ 若将烧杯上的铜片移走,并用一根玻璃导管对着水中的白磷吹入空气。你将观察到什么现象
                                                
⑷由上述实验可得物质燃烧条件如下图: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其中曹军的木船是__                __,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__                    、___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天津市期中题 题型:实验题

下图所示为我们曾见过“白磷的燃烧”实验。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80℃的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反应现象。
(1)能说明“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第一个条件,即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                  
(2)能说明“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第二个条件,即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期末题 题型:实验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实验。请根据各个实验分析:
(1)A与C比较,设计较严密的是_            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C比较,B实验设计的改进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改进的构想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实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森林或草原发生火灾时,灭火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在火势发展前砍掉树木杂草开出防火道,阻止火势蔓延,就是采取______                  ___的原理。
(4)“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而在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该实验明显与要求不符,所以将实验进行改进。请你思考同学改进实验的原因:(出现与“实验绿色化”不相符的现象)                                                ;你有何建议                                        (写出需要添加的实验仪器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某学校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设计三套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试管中装有少量白磷和红磷),根据图示情况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三套装置均可以证明物质燃烧的三个要素
B.图2和图3装置比图1更加符合环保要求,可以防止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
C.图3装置的气球作用是为了防止气体热胀时橡皮塞可能发生松动
D.反应完全并冷却后,取出图3装置中a试管,拔掉橡皮塞后倒置于水槽中,进入的水的体积一定是试管的五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0110 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在一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了如下图1的实验中,发现了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同时也惊奇地发现棉花燃烧了起来。
(1)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 图1 这一条件,还另需满足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
提出问题:在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a和b这两个燃烧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在常温下Na2O2和CO2能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并按图2组装整套实验仪器;
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
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整个实验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现象:①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不溶物。
实验分析: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装置的烧杯内产生的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必须保证进入D装置的气体中不含水蒸气,由此推断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①“小木条复燃”说明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氧气,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条件a;
②“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条件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期末题 题型:实验题

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a. 白磷与红磷都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
b. 都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生成同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对皮肤有腐蚀性,属一级无机酸性腐蚀物品);
c. 白磷着火点为40 ℃左右,红磷着火点在200 ℃以上;
d. 白磷与红磷的密度都比水大;
(1)短文中描写白磷与红磷物理性质的句子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
(2)为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请回答:
①D装置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②A. D装置都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但同学们一致认为最好选用D装置进行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
③进行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进行B. C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④得到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