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三 细胞的代谢 题型:综合题
(14分)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往大田移栽。研究人员进行了“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的实验,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图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
请回答:
(1)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CO2浓度下进行的。据图分析,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基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更高。
(2)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基条件下测得的24h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图中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试管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试管苗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无糖培养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可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题型:综合题
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正常,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 , 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 ▲ 的明显增加引起的。
(2)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丙三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 ▲。从激素调节机制分析,乙尿样检测结果产生的原因是▲。
(3)给丙注射胰岛素 ▲(填“能”或“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二 种群和群落 题型:综合题
(24分)回答下列I、Ⅱ两个小题
I.某实验室通过手术获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能存活的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
(1)实验一 按下表准备两组实验大鼠并作如下处理: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的SRBC(山羊 红细胞);7天后,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将适量脾细胞悬液与SRB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 然后检测SRBC破裂情况(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培养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OD值越大)。
组别 | 材料准备 | 数量(只) | 培养液的OD值 |
甲 | 手术损毁组(做手术并损毁下丘脑前部) | 12 | O. 20 |
乙 | 正常组(未做手术) | 12 | O. 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题型:综合题
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题31图2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青工成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 和 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体积为20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 .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理生物群落的 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类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六 实验与探究 题型:综合题
右图为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圈。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____▲___;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酵母菌 ▲ 。
(2)图中含有RNA的结构有 ▲ (填序号)。
(3)图中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释放的结构是 ▲ (填序号)。
(4)为制备酵母菌原生质体,需用酶解法除去结构①,但应在 ▲ 溶液中进行。[来源:学&科&网]
(5)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有 ▲ (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①将适量干酵母放人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题型:综合题
(18分)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Ⅰ: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术应切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次注射各激素的量应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计算。
(3)图Ⅰ表明胰岛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他们单独作用之和。
实验二: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2。
(4)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图2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制剂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_________________,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其周围血液中__________的浓度变化来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六 实验与探究 题型:综合题
(10分。每空2分)假设你去某饲料研究所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资料: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一般低于20 ;普通饲料可维持小鼠正常生长; A动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饲料生产。 研究目的: 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饲料: 基础饲料:基本无蛋白质的饲料; 普通饲料(含12%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植物蛋白; 试验饲料:基础饲料+A动物蛋白。 实验分组: 实验组号 小鼠数量(只) 饲料 饲养时间(天) 1 10 基础饲料 21 2 10 试验饲料1(含6 A动物蛋白) 21 3 10 试验饲料2(含12 A动物蛋白) 21 4 10 试验饲料3(含18 A动物蛋白) 21 5 10 试验饲料4(含24 A动物蛋白) 21 6 10 Ⅰ Ⅱ 备注:小鼠的性别组成、大小、月龄、喂饲量和饲养环境均相同。 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题型:综合题
(16分)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图11是血糖调控模式图,据图回答:
(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______分泌增多,促进了_____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_______细胞受损,导致体内_____分泌减少。
(3)胰腺中调控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它们的合成和加工过程需要_____ 、______和______等细胞器直接参与。激素合成时所需的能量,只要由细胞呼吸产生的_______直接提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六 实验与探究 题型:综合题
(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 ,
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 。
(2)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 。
(3)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
碳酸钙的作用是 ;
丙酮的作用是 。
(4)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之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题型:综合题
(9分)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可说明 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的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 ,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 。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